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楚雄州科学技术局2020年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及2021年工作要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56F-/2021-0414002 公文目录:规划总结 发文日期:2021年04月14日 主题词:科、教、文、卫、体 文  号: 成文日期:2021年11月18日

2020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下,全州科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全州“1133”战略定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四万”活动“三进”工作,扎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工作,突出打造全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加快推进创新型楚雄建设,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助推全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从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全州科技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建立健全了常态化防控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工作,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技工作,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全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二)围绕科技发展需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围绕全州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打好“三大攻坚战”的科技需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州重大战略布局、产业政策、投资导向谋划科技项目,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精细组织编制《楚雄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楚雄州“十四五”打造全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规划》《楚雄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楚雄州“十四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全年共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2780万元,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2947万元的94.3%;组织申报“新基建”项目39项,计划总投资318亿元,其中省发改委入库7项,投资约50亿元。

(三)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楚雄时提出将楚雄州打造成为全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的指示精神以及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起草并报请领导小组审定印发了《楚雄州打造全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和《楚雄州生物医药施工图》。全年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54.3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万亩的108.6%。1至9月,全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14.34亿元,增速达6.4%;组织策划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07个,计划总投资261.97亿元。

(四)开展科技服务行动,培强科技创新主体。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三进”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研发投入政策服务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实施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认真组织开展了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摸底排查工作,对有意向申报的26家企业进行了分类指导和服务。全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户、科技型中小企业85户、省级创新型企业4户。制定下发了《楚雄州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研发投入政策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持续深入开展企业研发财政补助工作。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6.04亿元,投入强度达0.48%。

(五)加强人才引培,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引进教育部“蓝火博士生工作团”博士到楚雄开展帮扶,来自全国19所高校20名博士到楚雄的14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开展服务,其工作成效得到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肯定和表扬。认真组织开展“彝乡科技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评选出“彝乡科技领军人才”人选10人。首次组织开展楚雄州专家工作站认定工作,批准认定楚雄州专家工作站6个。全州新增省级专家工作站8个,获批“三区”人才60名;组织申报省级专家工作站12个、省创新团队4个、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人、省外专引智项目1项。

(六)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报请州政府印发了《楚雄州科技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认真组织举办楚雄州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楚雄州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和组织参加第六届全省科普讲解大赛、云南省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州科技局获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成功举办2020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省政府董华副省长、省政协徐彬副主席等领导和省级23个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并参加活动,并得到了省、州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楚雄工作站在楚雄正式挂牌成立。举办国家技术转移经纪人初级资格培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获批准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现我州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新增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七)持续开展科技入楚,着力推动开放创新。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科技入楚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科技入楚工作取得实效。在认真总结前三届科技入楚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总结、创新、深化”的原则,采取院所专场、一对一洽谈、网上签约、视频签约等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有效做好第四届科技入楚项目的签约工作,确保科技入楚不因疫情而受到影响。全年共成功举办第四届科技入楚州、县对接会12场,向外推介科技需求项目381项,签约项目达162个,签约投资金额达634.26亿元。

(八)强化责任担当,助推精准脱贫。认真履行好州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和挂包村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紧紧围绕全州打赢脱贫攻坚科技需求,积极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动员组织全州科技工作者投身于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州新增省级科技特派员674人,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村(644个)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圆满完成2018年度科技扶贫示范项目130万元的组织验收工作。争取到2020年省级科技扶贫示范项目110万元。牵头组织与财政、农业农村、林草、农科院、科协、团州委、妇联等8个州级科技扶贫责任部门指导帮助武定县68个深度贫困行政村开展科技适用技术培训,共培训12307人次,建立特色种植技术示范样板8581亩。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入户开展帮扶挂包户6批123人次,开展2次以捐代购消费扶贫72000元和春节走访慰问14600元。扶贫工作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表扬,并被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州脱贫攻坚工作“优秀集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0年全州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创新水平低。全州创新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创新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绝大部分产业仍处于全国价值链低端,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创新动力不够强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二是科技投入不足。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我州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重为0.48%,约为全省平均水平0.95%的二分之一。财政科技投入不足,我州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为0.58%、差全省平均水平0.87%的0.29个百分点。三是创新人才缺乏。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少,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待发展壮大。2019年,全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为2509人,仅占全省R&D人员总量92992人的2.7%。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和省州党委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严格按照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1133”行动,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一个高地、抓实一个产业、落实八项重点任务”的工作思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全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能力,高质量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加快创新型楚雄建设。

(一)2021年主要目标计划:

——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量增长10%以上。

——申报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科技项目45项以上,争取科技经费支持3000万元以上。

——大力开展科技入楚,向省内外推介科技入楚需求项目300项以上,力争签订重大科技合作项目100项以上,签约金额达300亿元以上。

——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以上,新入选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岭高层次人才5人以上,新增省科技特派员40人。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组织全州种植中药材55万亩,较上年增长10%。

(二)具体工作思路。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一个高地、抓实一个产业、落实八项重点任务”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实施三大战略:即:围绕实施科教兴州战略、人才强州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创新型楚雄建设。

打造一个高地即:高质量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抓实一个产业。认真贯彻落实《楚雄州彝医药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组织《楚雄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楚雄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施工图》的实施,突出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

落实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高原特色农业社会领域、重点产业、工业等方面技术创新,争取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二是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进重点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区建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平台创新资源开发共享,协同创新服务。三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学研协作创新。四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强化创新型人才培育,加强科技人才管理,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创新成果源头供给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六是强化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持续深入推进科技入楚。七是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打造县域科技创新高地,推进楚雄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争取创建元谋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八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培、创新平台搭建、科技创新容错纠错五项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楚雄州科学技术局

2021年1月10日

附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