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对州政协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56F-/2021-0414006 公文目录:建议提案 发文日期:2021年04月14日 主题词:科、教、文、卫、体 文  号:楚科字〔2020〕4号 成文日期:

民革楚雄州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第297号)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州委、州政府实施“1133”战略,围绕州委、州政府建设“中国彝药之乡”目标,全力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4.83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万亩)的89.66%,产值27.61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2019年同期种植面积33.44万亩,产值18.55亿元),种植面积增长34.06%,产值增幅48.84%。全州建立1000亩以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个,500亩(至100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个,100亩(至50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73个,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协会)168个,现有种植品种96个。到2025年全州中药材种植将达到80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40亿元,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一批区域优势中药材品牌,培育一批中药材种植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和定制药园基地,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确保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提高中药材产品质量。

一、我州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目标责任。为有序推进全州中药材种植发展,在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强化种植工作组织领导。按照《楚雄州“十三五”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楚雄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楚雄州2020年中药材种植目标任务分解表》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在无专项经费支持、人少事多、科技创新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迅速行动,积极组织协调推进,狠抓工作落实,为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全州中药材种植交流平台建设,全力抓好全州中药材种植跨越发展谋篇布局。充分应用全州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交流平台,持续推进全州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的横向联系,纵向交流。定期不定期在全州生产经营主体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转发中药材天地网小灵通、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平台、云药技术服务等公众平台的中药材政策支持导向、发展前景预测、监测数据等,为发展全州中药材种植提供服务。

(三)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全州中药材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一是强化科技特派员申报认定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和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科技扶贫,先后制定下发《楚雄州科技特派员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云南省科技扶贫推进会议精神及我州贯彻意见》和《楚雄州科学技术局致全州科技特派员的倡议书》,积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服务贫困群众。按照省科技厅相关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服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通过宣传发动,一大批长期服务脱贫攻坚一线的乡村农业科技工作者,主动申报认定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全州贫困村644个,组织申报科技特派员达651名。经评审,现公示622人,加上在有效内的科技特派员242名(2018年度157名、2019年度85名),全州实有科技特派员将达864名,按照贫困村实际服务需求和就近服务的原则,通过调整优化服务贫困村的布局,采取从多人服务1村调整到没有科技特派员服务的贫困村、从非贫困村调整到没有科技特派员服务的贫困村等措施,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为推进全州中药材种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二是强化“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申报认定工作。根据省科技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转发《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通知》,组织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相关科技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专业科技人员申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经个人申报、服务对象和派出单位同意,组织申报55名。经评审、公示,认定55名,获得“三区”人才支持计划110万。目前工作经费已按相关政策规定分别拨付相关派出人员单位,主要用于“三区”科技人员的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保险和培训费用等,为有效开展全州中药材种植中的关键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推进全州中药材种植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稳步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走“公司+基地+大户带农户”的路子得到进一步落实落地,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技术逐步提高、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的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州相关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在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药材种植稳步提升,成效明显。但中药材种植发展不平衡、不优不强的问题突出,离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今后,我们将充分吸纳你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工作,为全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8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科学规划布局。各县市按照全州中药材种植品种规划布局,发挥山区面积大、适宜种植区域广的优势,遵循“压缩品种、扩大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征,综合考虑市场行情、药企需求、药材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和承载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市而宜,强化规划布局,结合产业方向和市场需求,建设一批“一村一特、一乡一品”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带或示范园,切实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种苗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本区域重点品种和优势品种。

(二)加快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以续断、茯苓、重楼、黄精、白扁豆、云木香、红花等特色药材品种及灯盏花、白芨等优势药材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扶持一批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不断扩大本地中药材育苗规模,实现本地育苗、就近供应。加强药材道地性研究,培育适种药材品种,加快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三)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楚雄州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以双柏、武定、大姚、楚雄4个“云药之乡”和南华、姚安6县市为重点,辐射带动牟定、永仁、元谋、禄丰4县,以道地药材、特色优势品种为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平台”的模式,建立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鼓励加工企业与种植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建原料基地。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发展定制药园,支持林下中药材种植,从“农业产业”专项资金中支持武定、双柏、大姚、楚雄、南华、姚安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知名度广、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彝药”品牌。

(四)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投资中药材产业,把“公司+基地+农户”作为主要发展模式,支持药企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产销对接,以销带产。当地党委、政府要积极整合资金、资源,完善种植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

(五)实施质量控制,提升中药材品质。围绕2020版《中国药典》对中药及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建立健全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中药材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系统。严格按照“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原则,提高中药材产品的质量。

(六)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建立中药材种植企业与医药企业的对接机制、中药材市场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鼓励支持现有州内制药企业采购本地药材,实现降本增效,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我州交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规划建设集仓储物流、现货交易、电商交易、信息发布、中药材会展、检验检测等一体化的区域性现代化中药材物流集散中心。

(七)抓产业链条延伸。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发新业态,延长产业链,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金银花、茯苓、百合等药食同源药材,研发中成药新产品、食疗保健品、食物营养品等产品。依托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和中药材重点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药园体验、康养运动、养生养老、医疗服务、药浴药膳等特色康体养生基地,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

(八)强化科技支撑。以“东西部扶贫协作”、“科技入滇”、“滇沪科技合作”、“科技入楚”等平台,吸引省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到楚雄开展科技示范、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楚雄各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和技术力量,加强中药材人才培养和种植技术指导,支持药企(合作社)与院校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平台,开展产业链各方联合科研,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强对管理干部、基层技术人员、种药企业和药农进行药材种植技术、质量管理、初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对相关人员技术培训全覆盖,促进中药材种植提质增效。

我局欢迎你及全社会各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及时向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也感谢你对我局工作的支持、关心,并诚挚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局的工作继续给予监督和指导。

楚雄州科学技术局

2020年9月28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邢海涛 0878—3369059)

附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