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对州政协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56F-/2021-0414009 公文目录:建议提案 发文日期:2021年04月14日 主题词:科、教、文、卫、体 文  号:楚科字〔2020〕8号 成文日期:

普联珊、许嘉鹏、朱强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第298号)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收到你们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相关科室并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提案中建议:在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彝医医院建设“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加大高层次彝医药人才及科研团队引进力度。通过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建设,促进彝医学科发展,助力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案中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与我州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中国彝药之乡”,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的思路是一致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彝医药,促进彝医药的发展也是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州关于加快彝医药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彝族医药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彝医药理论在经过当代彝医药研究者的努力发掘、整理与总结之后,已初步构建起包括一元二气理论、五行六路学说、毒邪理论、二气六性辨证、彝药二气七味升降通涩及归路理论的彝医药理论体系,整理编撰出版了《彝药志》、《云南民族医药遗产的继承与发展》等一批专业书籍,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彝医药博览馆。

(二)彝医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全州设置彝医医院11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云南省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二级以上彝医医院10所。州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两馆四中心一科一室”建设,州县市中彝医医院中设立中彝医“治未病”中心、中彝医康复中心、州县市妇幼保健院中设立中彝医妇幼保健康复中心、公立精神病医院设立中彝医心理康复中心;州县市综合医院设立中彝医科;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设立中彝医服务室。州、县、乡、村四级中彝医服务体系健全,且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

(三)彝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实施“双百九五”工程。即: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标准的诊室、药房、理疗室、煎药室;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95.68%的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二是实施“1155”工程,即:每一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会知100种以上中彝药饮片及功效、会背诵100个以上中彝医药汤头歌、会识别50种以上当地常见的道地中草药、会熟练掌握运用5类以上常用的适宜技术。三是加强重点专科和信息化建设。各级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6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7个县中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工程、5个县医共体建设和中彝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9个州级重点专科专病(其中彝医专科11个)、7个县彝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四是组建了楚雄州中彝医医疗集团,搭建了州县乡村四级中彝医协作体系,已有167家单位为成员单位。

(四)彝药材种植栽培初具规模。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4.83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万亩)的89.66%,产值27.61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2019年同期种植面积33.44万亩,产值18.55亿元),种植面积增长34.06%,产值增幅48.84%。全州建立1000亩以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个,500亩(至100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个,100亩(至50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73个,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协会)168个,现有种植品种96个。

(五)彝药新药研发生产全面加强。一是彝药新药和制剂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推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彝药品牌。其中:全国独家品种39个,省内独家产品69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国食健字保健食品批文12个,全州在研产品40余个。研制治未病产品膏方20种、茶方10种、香囊6种、 足浴散5种,150余种彝药成药被纳入国家药品标准,获得生产批准文号。二是全州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建成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2个,医药研发中心4个,在楚雄州中医医院设立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彝医药研究院”。全州有43项中彝医类科技成果获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级1项、省级3项、州级39项),组织实施国家科研支撑项目2项,楚雄州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2项。全州有院内制剂批文69个。三是在云南省彝医医院建立了全国首个彝医药院士工作站“侯惠民院士工作站”、朱兆云专家工作站、熊磊名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良英名医工作室二级工作站、云南张氏助孕安胎学术流派二级工作站、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云岭名医彭江云专家工作站、张荣平专家工作站,在楚雄医专设立了鲁元学博士工作站,郑进教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聘为楚雄州首席彝医药专家。为新彝药制剂开发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彝医水膏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四是楚雄州中医医院在楚雄庄甸医药园占地30亩,建设楚雄州中彝药研发制剂中心、中国彝医药博览馆并已投入使用。

(六)彝药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一是《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版》的第二册、第四册和第六册为专门收载彝药质量标准的分册,共制定收载彝药药材标准165个。彝药的质量标准研究与建设工作逐步进入到“地标升国标”的阶段,目前已经收载进入国家药典的彝药约有150余种。二是积极争取“云南省彝药材标准制定项目”并得到项目支持,专家从众多彝族习用药材中挑选出的100个彝族药材品种中遴选出12个(其中备选2个)进行标准研究制定,已上报省级相关部门。三是2018年9月28日首批公布彝医经典方剂20个。

(七)彝医药典籍编撰工作稳步推进。一是2018年8月,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议在楚雄州召开,会议决定启动《彝医药典籍》编纂工作。2018年12月,州政府发文成立《彝医药典籍》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彝医药典籍》编纂被列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项精品”扶持项目,2018年、2019年楚雄州已经完成《峨山彝族药》初稿;《药理经》、《元江彝族药》目前正在收集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医病好药书》、《药物配方书》、《医病书》药名、病名考证、初校已经基本完成,《彝族药书》正在编写中。二是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编纂《楚雄州乡土志--楚雄彝医药志》编纂工作安排,2020年9月份《楚雄彝医药志》出版发行。

(八)彝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州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2020年6月8日,云南中医药大学彝医药研究院正式挂牌。二是由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彝医医院等单位和机构的彝医药专家学者以及省外彝医药专家组成的彝医学本科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已经确定了彝医学本科教材编写框架目录,遴选了各教材的主编,全面启动了本科彝医药教材的编写。目前云南省彝医医院已编写出版了5册书,年内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牵头,计划出版5册本科教材。三是云南省彝医药研究所现有专门从事彝族医药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33名,其中学科带头人有5名。四是已实施中彝医师带徒教育9期,带出徒弟30名。五是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楚雄医专开设了彝族医药教学课程,对2225名长期在基层开展彝医疗活动的人员进行了彝医药知识培训。六是启动楚雄州彝医医师考核认定工作,共考核认定彝医医师254名。

(九)彝医药发展的保障要素逐步完善。一是彝医药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州县市设有中彝医管理局,州级设置了中彝医医疗管理科和中彝医发展与科教科两个科室,县市设立了中彝医管理科(股)室,并配有专职人员抓管中彝医药工作。二是彝医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18年9月1日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它从法律的层面保障和规范了楚雄州彝医药的发展,为彝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服务保障和法律保障。为确保《彝医药条例》顺利实施,楚雄州已出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专家评审委员会》、《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医师考核认定办法》等10个配套文件。三是彝医药发展宣传氛围逐步形成。在中彝医机构建筑风格、办院理念、院歌院训、庭院绿化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彝医药特色。持续着力推进中彝医药“六进”(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高公众对中彝医药知识的知晓率。通过州庆、南博会、科技入楚、彝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彝族医药,扩大彝族医药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制作彝医药发展专题片弘扬宣传彝族医药。

(十)凸显优势,示范带动,助推健康产业发展。一是打造彝医药示范窗口。我州以《彝医药条例》为政策和法律支撑,立足本地彝医药特色资源和优势,打造康养产业,建成“中国楚雄彝医药康养示范园”。将彝医药医疗、彝医药康养、药浴酒店、彝医药产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中华老字号产品、综合药品零售及其他配套生活业态在园区进行融合打造。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彝医医疗机构、康养机构等养生保健机构入驻园区,目前,园区一期共签约入驻机构300多家,中彝医药服务机构达30家,提供健康产品百余种。康养示范园的建成,既方便了群众看病,又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集中展示楚雄优秀的彝医药文化风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彝医药健康服务。二是拉动健康产业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医养融合发展。在养老机构中广泛开展中彝医药健康养生保健服务,推进康养融合发展。全州有各类养老设施330个,拥有养老床位14086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有床位32.14张,高于全省26.8张的平均水平,全州100%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全州养老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则以及老年人医疗康复的实际需求与属地医疗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初步实现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助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2019年底,全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达65.61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州GDP的比重约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03亿元,增长15.5%。

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4个方面,切实抓好彝医药产、学、研联合,促进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

1.积极推动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纳入“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是彝医药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彝医药的挖掘、整理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纳入“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路子,促进彝医药深度融入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全产业链。

2.我们将积极争取把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纳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并重点纳入州“十四五”规划项目实施。重点支持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人才引进、院内制剂开发、打造彝医药品牌、彝医药产业化开发等工作。

3.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及其他机构共建科研平台。面向医药园区优势产业、有基础的科研机构,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的原则,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彝医药的研发能力。

4.加强彝医药人才引培。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依托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引进高层次彝医药人才和专家团队,积极为彝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与省外高校、科研院所等搭建交流平台,认真组织推荐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

我局欢迎你们及全社会各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及时向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也感谢你们对我局工作的支持、关心,并诚挚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局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楚雄州科学技术局

2020年10月27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邢海涛 0878—3369059)

附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