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楚雄州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夯实创新基础、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壮大创新产业,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楚雄州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科技政策供给,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楚雄建设的决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楚雄州加大R&D经费投入(2018—2020)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楚雄州打造全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行动计划》《楚雄州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实施方案》《楚雄州科技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意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着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楚雄州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成功培育了“楚粳27号”、“楚粳28号”两个超级稻,实现了云南省自育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内先进水平。我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宽幅钛带卷的产业化生产,超软钛生产工艺和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隆基绿能科技公司单晶硅切片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州有26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有200项科技成果获州级科学技术奖。全州专利申请总量达7714件,获专利授权3942件,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3.85倍和3.41倍。2019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总量6.04亿元,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0.48%。
三、着力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加速聚集,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十三五”以来,楚雄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引培,不断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创新活力。全州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1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4个。全州有科研机构55个,企业科研机构35个;建成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99个,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累计建成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238个,总数全省排名第二位;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1名,入选省级“技术创新人才”5名,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1个;有省级科技特派员929人,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对全州贫困村(644个)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选拔培养“彝乡英才”288名。
四、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十三五”以来,楚雄州积极面向经济主战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楚雄高新区转型升级。2019年,楚雄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565.67亿元,增长21.1%;工业总产值378.81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57亿元,增长6.8%。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9年园区核心区38家重点企业实现总产值40.98亿元,6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9.21亿元。全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4户,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84户,全省排名第四,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7.79亿元,营业总收入184.33亿元,净利润12.69亿元,税收7.7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7%,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州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五、着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楚雄州坚持市场主导、包容创业创新、公平有序发展、优化治理方式、深化开放合作的原则,积极营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新引擎,壮大新经济。目前,全州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星创天地8个、州级星创天地10个。举办了6届创新创业大赛、2届科普讲解大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县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云南省科普示范县3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个,创建科技示范基地300个、科普示范村314个,发展科技示范户6万多户。
六、着力深化科技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借助“沪滇合作”“上海对口帮扶楚雄”“科技入滇”等平台,深化与发达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四届科技入楚成效显著,向外推介科技需求项目1644项,签约项目560项,签约投资达1713.95亿元。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协同创新,在省科技厅和省科学技术院的支持下,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楚雄工作站成立,是云南省首家在州市成立的工作站。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楚雄国家高新区分园,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助推高新区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