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名片:李红运,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猕猴桃种植、销售、技术培训及农业领域的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工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获批12件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被评为楚雄市“科技领军人才”,2021年获楚雄市“优秀特派员”荣誉称号。
“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包糟,烂根死树遍地见。”提起楚雄的粘重土壤,乡亲们都纷纷摇起头来。在粘性大、通透性差的土壤环境中能种出高品质的猕猴桃吗?楚雄市东华镇新柳村委会小波岩村,连片的猕猴桃树架下,正培训农户的科技特派员李红运自信地回答:“靠科技就行!”
“作为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最多的省份,云南对我有十足的吸引力。楚雄占据绝佳的光热资源优势,有望种出中国最高品质的猕猴桃。”曾在河南老家猕猴桃种植经营上打拼多年的李红运说。2014年时,44岁的李红运乘着楚雄州政府招商引资的东风,来到云南楚雄,成立了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奋战8年,让楚雄猕猴桃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佳,为云贵高原发展猕猴桃产业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李红运将猕猴桃种植总结为“科技手段”“品种选择”“人才培养”三个关键词。“刚到楚雄时还在靠老经验办事,没考虑到滇中土壤粘性大、透水性差,种下的猕猴桃长得不好,死了很多。”李红运说。
吃一堑,长一智。李红运随即与云南大学、楚雄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启校企合作,并依托中国农科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作为主要科技支撑力量,开展猕猴桃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区域试验与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在专家的建议下李红运从湖南湘西引进了高抗性砧木,猕猴桃根部不再因为雨水过多、水分超标而造成烂根死树,且抗性砧木生长速度快,与多个品种嫁接亲和性高,嫁接苗成活率95%以上,成功解决了粘重土壤条件下猕猴桃的种植难题。同时他还采取适当施用热性有机肥,提高根际土壤活力和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
随着“云南省方金豹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齐秀娟基层科研工作站”等联结省内外猕猴桃栽培先进技术、人才的平台先后落地公司,李红运的果园顺势挂上了“科技果”。如今,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栽种17个品种的猕猴桃,并获批“彝运”“绿汇通”两个商标。“没有科技的力量就没有今天的成果,学科技用科技,就会有效益。”李红运说。
“方教授指导我筛选更适宜当地气候的猕猴桃新品种,还把他们潜心研究十几年的品种无偿支持到楚雄。”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的“中猕2号”糖度达22%,口感浓郁,综合品质显著优于国内主产区的“徐香”“翠香”及国外同类品种“海沃德”。经过连续3年的区域试验,已于2021年挂果,并建成600亩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是目前滇中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每亩产值3万元,盛果期长达30年。”李红运说。
受惠于科技的李红运感叹道:“宁可自己走弯路,也要让农户们少走弯路。”他结合公司这几年的实际情况,对农技人员及农业大户开展猕猴桃种植知识培训,手把手指导,带着人们实践,提升高品质猕猴桃生产技术水平。目前已在楚雄州、德宏州、曲靖市和红河州等多个地区先后开展了猕猴桃种植技术指导200多场。
为了让农业科技知识传播更有效、范围更广阔,李红运制作出专业性教学和培训资料课件,通过“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在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上,讲解农业技术、解读农业政策、解答农户问题,建立面向“三农”的在线咨询平台,为广大乡亲提供各类在线咨询服务。公司作为2022年被认定的“云南省共享农民田间学校”,正在为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输送着力量。
“做农业要遵循益在先利在后。”李红运在楚雄的这些年与当地乡亲建立了亲密的情感。主动提出降地租的84户老百姓、深夜仍驻守果园的乡亲......“他们的支持让我没有不坚持、不成功的理由。”李红运常常感动于百姓的淳朴热情,因此,公司常年雇佣季节性农民工200余人,涉及贫困户22户。采取订单方式统一规划、供种(苗)、管理、培训、回购和销售猕猴桃,为大家提供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切实解决农户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问题,使当地群众既是技术人员又是产业工人。在这样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下,“产业发展了,农民也增收了。”
“把猕猴桃种植好,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科技特派员、创业者、企业家.......身兼多职的李红运为之探索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