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科技扶贫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突出部门特色,发挥科技优势,通过申报实施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科技项目支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等工作,大力增强科技对扶贫开发的支撑能力,发挥了科技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工作情况
(一)成功申报实施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助推精准扶贫。省级实验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目标,根据《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给予200万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经费补助,并优先支持实施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申报的科技项目,力度不少于3000万元。通过实施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助推精准扶贫,促进牟定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科技项目支撑,助推精准扶贫。把实施和争取科技项目作为助推精准扶贫强有力的支撑和最有效的抓手,今年,成功实施了“牟定腐乳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应用”,合力攻克制约牟定腐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牟定腐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云南省科技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19年重点领域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云科创发〔2018〕5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的科技需求,精心策划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2018年共组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11项,其中农社科技计划项目6项,工业类科技计划项目 2项, 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补助项目1项,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项目2项,所申报项目经过精心指导、严格审查,通过逐级推荐、网络申报等程序,已经上报结束。科技项目的实施对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精准扶贫。
(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按照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理念,加快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州下达的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的目标,我县一是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民族传统节日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宣传,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带大户、大户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生产,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贫困户收入。至目前完成中药材种植5356亩,完成州下达任务5000亩的107%。2018年,我县云南恒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楚雄德尔思紫胶有限公司和云南三福食品有限公司3户企业列入全州监测统计,1-10月3户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5390.3万元(2018年云南三福食品有限公司纳入州生物医药监测统计),同比增幅34.5%,超州级下达任务27%7.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41.4 万元,同比增长40.3 %。;实现增加值14134.1万元,同比增长34.1%。二是以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形式,上报了《优质中药材云木香林下高质高产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领域——香料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到省科技厅;配合县卫计局组织牟定县东烨生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牟定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2018年云南省“定制药园”到省卫计厅,待项目下达后,将有力促进我县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三是依托云南牟定三福工贸有限公司和种植大户带动中药材种植,组织开展葛根种植技术示范600苗,带动周边贫困户种植葛根1405亩。四是加大招商引资种植中药材力度,牟定县引进中药材种植企业一家,成立了牟定县东烨生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凤屯飒马场建设3200亩林下优质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及切片生产线,现已种植云木香2300亩,建成标准化云木香种植示范基地460亩,带动周边群众务工300多人次,增加群众收入上万元。通过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四)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培引工作,助推精准扶贫。加大科研合作力度,成立了黄明贤科技专家工作站、刘箐专家工作站和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孙志为专家基层工作站,全县专家工作站总数达4个;申报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和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认定;加强对楚雄德尔思紫胶公司和云南牟定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家获得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跟踪问效和监督管理,组织云南羊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申2018年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楚雄州首批“彝乡英才”入选人员,我县楚雄德尔思紫胶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国荣获彝乡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胡招昌总经理和牟定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储庆获彝乡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通过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培引工作,助推精准扶贫。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素质偏低。贫困人口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科技文化等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竞争意识、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急需通过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加以解决。
(二)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匮乏。财政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可用财力不多,资金调度相当困难,对科技的投入则更显得不足。
(三)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瓶颈制约。 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科技服务“缺位”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市场意识不强。群众普遍思想守旧,视野不开阔,土地零碎化,流转难度大,多数人沿袭古老的生产方式零散生产或经营,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或自给自足观念严重,市场概念模糊,信息不灵,不知道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专业化生产观念等等,使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三、下步工作
(一)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技扶贫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科技扶贫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全面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以科技扶贫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先进适用、农民易学易懂易用的技术;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让贫困农民参加具体的科技扶贫项目,从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致富本领。
(二)加大科技扶贫经费投入。加大科技扶贫经费投入,以扶智为目标,以科技培训为抓手,在涉农部门抽调科技工作者,对农民开展科技知识培训,使科技知识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培训网络,增加培训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选拔,重点对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扶持、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和乡土人才,建立一支科技扶贫的“永久牌”工作队伍。
(四)整合资源,提高科技扶贫的效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深入基层,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人才链,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开展工作,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扶贫的效率。